工业化学品
瑞旭集团
工业化学品
日化品
食品
医疗器械
农用化学品
检测认证
绿色双碳
Search

UC 欧盟PIC法规即将实施(国际商报对我公司专家张霄鹏专访)

来源 国际商报 作者

2014年3月1日,欧盟PIC法规将正式生效。由于中国已是鹿特丹公约的缔约国,因此PIC法规的实施对中国企业的影响较小。尽管影响较小,但企业仍需了解法规情况,关注自己的货物是否进入法规清单,以免出现货物在欧盟海关受阻,无法及时运达的情况。

2014年3月1日,ThePriorInformedConsentRegulation,简称PIC(Regulation(EU)649/2012)将正式生效。PIC法规是鹿特丹公约在欧盟范围内的具体实施,规范了欧盟和第三国之间进出口有害化学品的行为,规定欧盟境内特定的有害化学品必须履行出口通报的义务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由于中国已是鹿特丹公约的缔约国,因此PIC法规的实施对中国企业的影响较小。尽管影响较小,但企业仍需了解法规情况,关注自己的货物是否进入法规清单,以免出现货物在欧盟海关受阻,无法及时运达的情况。

法规将收录两个重要目录

新实施的PIC法规将收录两个重要的目录,分别是附件Ⅰ和附件Ⅴ。据杭州瑞旭产品技术有限公司法规研发部经理张霄鹏介绍,PIC法规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制定附件Ⅰ和附件Ⅴ,规定了数百种危险化学品在出口前必须履行出口通报的义务。其中,附件Ⅴ是欧盟完全出口禁止的物质清单。附件Ⅰ就是需出口前事先通报的物质清单,根据物质的具体危害程度,又细分为3个子目录,分别为第一部分:需要出口前通报的物质;第二部分:需要出口前通报并且获得进口国明确同意的物质;第三部分:需要出口前通报并且列入鹿特丹公约的物质。

对于上述所有进入附件Ⅰ的物质,欧盟境内的出口商必须在向目的国出口35天前向所在成员国通报,成员国主管当局在进行完整性审核后提交欧洲化学品管理局(ECHA),由ECHA转给目的国的主管当局。对于危害程度更大的物质,比如上述附件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子目录中的物质,除了出口前通报外,在出口前还必须获得接受国的批准。

出口通报程序或将简化

“PIC法规实施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危险化学品和化学农药的国际贸易行为,避免这些产品的进口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口,产生严重的后果。”张霄鹏告诉记者,由于欧盟在之前就已经通过法规REGULATION(EC)No689/2008来实施鹿特丹公约,因此,本次PIC法规的实施对欧盟境内的出口商影响较小。

唯一可以预见的就是出口通报由之前的健康与消费者保护机构(IHCP)将逐步过渡到由ECHA负责。另外,预计在2014年将采用新的ePIC工具来通报,出口通报程序也将有所简化。

对中企影响较小

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由于PIC法规主要的义务为出口前通报,加上中国早已是鹿特丹公约的缔约国,已经实施的《中国严格限制进出口的有毒化学品目录》就是该公约在中国的具体实施。因此,PIC法规的实施对中国企业的影响甚微。

但张霄鹏提醒,中国企业需要重点关注上述附件Ⅰ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,如果从欧盟进口的物质列入了上述清单,应及时提醒供应商在2014年3月1日之后及时完成PIC通报,否则可能会面临货物在欧盟海关受阻,无法及时运达的情况。

相关链接:

  • 《国际商报》相关报道


HOT! 2014 10 15-16 日,第四届中韩日化学品法规峰会将在上海召开。峰会特邀国家安监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、中国环保部化学品登记中心、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、韩国化学品管理协、马来西亚职业安全与健康部的专家参加并发表主题演讲。更多信息,敬请关注 峰会官网

扫描下方的二维码订阅“化规通”!聚焦中国, 放眼全球, 关注化学品合规风险,全球REACH、禁限用物质、下游产品应用法规、危化危货、供应链合规和双碳,最新一手资讯。

化规通

① 凡本网注明"稿件来源:“杭州瑞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杭州瑞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"稿件来源:杭州瑞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"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
② 本网未注明"稿件来源:杭州瑞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 "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"稿件来源"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为"稿件来源:杭州瑞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",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,请及时与UC联系。

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瑞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系。

联系UC
服务热线:4006 721 722
电 话:+86 571 87206555
联系UC
服务热线:4006 721 722
电 话:+86 571 87206555